过去1个多月里,“梅西访港”的热度居高不下。主办方以“球王”梅西作招徕,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,引发不少香港球迷热切期待,更有许多游客专程到港,准备一睹“球王”风采。孰料,梅西未能上阵表演赛。这对于广大球迷不啻于一次情感上的欺骗,以至于很多球迷当场奉上嘘声,高喊退票。香港特区政府也就此事表达了不满。
足球表演赛就好比明星见面会,大家是花钱来看明星的,不是来看伴舞的——当下这支迈阿密国际足球队变速箱,除了梅西、苏亚雷斯等,大多球员都寂寂无名。想必球队方面也知晓,如果不是梅西,不可能得到球迷如此热捧,更不可能得到港府多项协调和帮助。正因如此,合同里明确了“梅西需上场45分钟”的赞助条款。至于球员受伤等意外,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,如果确实无法上场,也有很多补救办法,比如绕场致谢或者作说明等。但这些该做的都没有做,说明了迈阿密国际的处理多有欠缺。
说起来,这已是国内足球商业赛的事故“三连”了。自从去年阿根廷中国行大获成功后,有不少机构打起了商业赛运营的主意。去年,就有机构谋划运营迈阿密国际中国行,热炒了一个多月,经过数次更改比赛场地、参赛球队,最终却等待了“赛事取消”的结局,被很多网友痛骂“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”。不久前,C罗来到深圳参加友谊赛,结果在赛前一天,宣布“将延期至2024年8月至9月期间举办”,主办方被指责“安排失当”“卖晚宴位置”“套路C罗带货”等种种不齿行径……
凡此种种,都暴露出相关体育产业的不成熟。数据显示,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体育服务业上差距不小,一些发达国家体育服务业占比重超过80%,而中国仍以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为主圆角半径。这几年,越来越多人看到了体育服务业的巨大价值和潜力,纷纷布局健身休闲、竞赛表演等新业态。比如各大城市热衷于举办“马拉松”比赛发热盘,就是希望通过“文旅搭台”带动“经济唱戏”,但事实证明休闲健身用品,赛事运营的专业性很强——不少地方都曾心血来潮,但却将马拉松比赛办成了一地鸡毛。
足球表演赛亦是如此,涉及到参赛安排、时间、参赛费用、具体商业条款等细节,需要专业成熟的运营经验。现在一些投资赛事运营的组织机构,许多都跟八竿子打不着,属于踩风口、赚快钱的。如此浮躁,真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吗?当然也要看到,急功近利的不仅是运营机构,还有一些吃相难看的球队。就以迈阿密国际为例,在半个月里要进行多达6场比赛,辗转全球各地,这明显是把梅西作为了摇钱树,不仅球星吃不消,比赛质量也难以保证,还伤害球队形象,值得吗?
中国的足球球迷很多刚性构件,他们对世界级明星有着不输于全世界的狂热,但他们不是被人愚弄的对象。经过三番五次的运营事故,一些主办机构正在失去球迷的信任,也在毁掉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。对此,必须及时建章立制,规范行业发展,别让这些跑马圈地的急躁之风,吹散了我们对足球的热爱。